(建举国之栋梁,筑希望之未来)
选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三大理由
1、专业名片
专业名称:
建筑学
专业代码:
082801
专业学制:
5年
专业学位:
建筑学学士
专业设立时间:
1956年
专业地位: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部评估优秀级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2、专业建设与历史沿革
建筑老八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专业辉煌历史:
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由梁思成先生创办的东北大学建筑系,以及由柳士英、刘敦桢先生于1923年创建的苏南工专建筑科,1956年两个母体系科整建合并到西安办学。1994年起连续五次以优秀级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科被评为B+,即全国同类学科前10%~20%名,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名列其中,2021年建筑学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实现重要突破。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在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是西北地区迄今通过评估且具有资格授予毕业生建筑学学士、硕士学位、以及工学博士学位的唯一高校,多年来形成了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得到广泛认可。
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特色:绿色建筑、地域建筑、文化遗产、社会福祉建筑四大特色学科方向
五大平台:支撑建筑学科高质量发展,科研x国际x联盟x融合x育人全链条布局。
科研平台矩阵:全国唯一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中·英·挪三国间低碳城市·社区·建筑国际学术联盟、国际低碳城市·社区·建筑联盟古迹遗址保护工程中心。
国际学术参与:UIA遗产与文化特征工作组、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
国际合作联盟:发起“建筑与城市国际联盟”推动建筑与城市领域国际高校合作。
产学研融合基地:与中建西北院、天华、华通等50余家知名设计机构联合建设实践基地、科研合作平台。
国际人才培养: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接收美国、日本、丹麦、法国、西班牙等交换留学生,是国际知名的绿建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
建筑学专业学习什么内容?
1年级是专业启蒙阶段,你的作业是这样事儿滴!

2~3年级来到了专业基础阶段,你的作业一定是长这个样子哈!





4年级来到了专业深化阶段,你会成熟很多呢!











5年级是本科最后的实践整合阶段,你成了西建大最年长、也是最强大的本科生啦!






在西安建大你将怎么学习?
国际平台交流,沉静式学习,多元展示交流,实践+社团并重







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自2012年以来,我院学子在全球建筑学专业最高规格的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先后14次获奖,并两夺最高奖,是近年来获奖数量及等级最高的学校;先后有100多位学生入围“中国建筑新人赛TOP100,其中29位晋级TOP16,8位学生获得“中国建筑新人赛”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参加“亚洲建筑新人赛”总决赛,共计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优秀奖1次,是迄今为止代表中国参加该赛事次数最多的国内高校;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高级别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25人次,占本科生总人数的59.2%。2018年至今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斩获省级以上奖项2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2022年和2023年连续获得第十七届和第十八届“挑战杯”特等奖,获奖作品还作为全国唯一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在2023年的闭幕式中公开展示;学生还获得2020年IVA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亚洲大洋洲赛区优胜奖、世界人居优秀奖2次、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energybalance分项第一名等。




培养方向
育人理念: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承启历史,回应时代,立足地域,回归本原
培养目标:重创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培养有文化素养+社会责任+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建筑人才。
报考要求:文理兼招,招收国际留学生,接收优秀转专业学生(校内)
由于课程学习内容有专业的绘图要求,因此色盲色弱者无法胜任,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同学则更有优势。欢迎有理想、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志于祖国建设的学子报考本专业!!!
升学就业情况:毕业生中有超过40%的同学选择继续读研或出国(境)深造。直接就业主要是前往国内大型设计企业、知名事务所、地产企业、高校及相关政府、事业单位等,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师资力量
专职教师12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次,教授31人,副教授38人。
学缘结构丰富,毕业院校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建筑老八校,以及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九州大学,英国诺丁汉、巴斯、谢菲尔德等知名学府。目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52人。

刘加平,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知名专家,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名誉)、建筑设计总院院长,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先后荣获2007年度全国模范教师、2012年度何梁何利奖、2016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教育奖、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十四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2017年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术带头人、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18年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委和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并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建筑物理的理论与应用的科学研究,专攻建筑热工与节能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潜心于地域民居建筑绿色演变和发展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是我国绿色建筑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刘克成,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长、兼任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展示与阐释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学名师,并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和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设计作品先后荣获国际、国内设计大奖多项,作品曾代表中国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伦敦当代建筑展、米兰建筑展等重要展览。

杨 柳,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教研室主任,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陕西省首届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任教以来,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一线,时刻注重教书育人与科技创新相统一,长期致力于建筑节能与建筑气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成果应用于多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编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陕西省优秀教师、省三八红旗手、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获准首批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首批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建筑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教授22人、副教授34人。学缘结构丰富,毕业院校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建筑老八校,以及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九州大学,英国诺丁汉、巴斯、谢菲尔德等知名学府。目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52人。
学生获奖情况
NO.1
UIA(国际建筑师协会)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被誉为“世界建筑学专业学子的奥林匹克大赛”,自1948年起至今已举办了27次。是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组织学生参赛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最早参加此项竞赛、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学子风采的院校。从1984年至2020年先后13次参赛,其中11次获奖,并于1990年荣获第14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承办第20届国际建协大会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单元。在第25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包揽了前两名,第26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共7组参赛作品获奖,成为该项赛事在一次竞赛中获奖最多的高校,2020年第27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再次获得第一名,为中国建筑学子在国际上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第一届UIA参赛图纸及合影


199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最高奖)

2014年获得第一名

2020年获得第一名


历届参赛合影
NO.2
2012年至今,我校先后有80多位学生入围“中国建筑新人赛”TOP100,其中22位入围TOP16,共计8位学子在七届赛事中名列前茅,代表中国参加“亚洲建筑新人赛”,并获得“亚洲建筑新人赛”一等奖1 次、二等奖3 次、优秀奖1 次。我校也是迄今为止代表中国参加“亚洲建筑新人赛”次数最多的国内高校。2020年,杨乐老师指导大二学生李情族的作品“《小客舍设计——檐窗里Underneath The Roof》荣获中国建筑新人赛TOP3,并代表中国参加“2020亚洲建筑新人赛”决赛,最终获得一等奖。

1 我校学子周正(三年级)获“2012亚洲建筑新人赛”二等奖,指导教师:董卢迪,黄磊,侯冰洋
2 我校学子杨子依(二年级)获“2014亚洲建筑新人赛”二等奖 ,指导教师:吴瑞
3 我校学子林雨岚(一年级)获“2015亚洲建筑新人赛”二等奖,指导教师:何彦刚
4我校学子李情族(二年级)获“2020亚洲建筑新人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杨乐
NO.3
2020年,吴瑞老师指导郭铭杰、牟子雍、刘丛、杨靖文的作品水墨光影《LNK AND LIGHT》获IVA(International VELUX Award)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亚洲大洋洲赛区优胜奖。


NO.4
2022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刘宗刚等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以西安为例探寻融入城市演进的工业遗产活化新模式》获得特等奖,李昊等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1+2+6”陪伴式动态更新——西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新模式》获得二等奖。



NO.5
2018年,李立敏,冯璐老师指导的项德宇学生团队获 “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NO.6
杨捷同学荣获2018年及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夏旻淏同学荣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近两年特等奖获得者及证书
NO.7
以罗智星老师指导的张璞同学团队荣获“建行杯”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NO.8
马浩语同学团队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荣获国际一等奖

NO.9
李尧同学团队荣获2019UIA-CBC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三等奖。

NO.10
张书羽同学团队、王一凯同学团队均荣获2017年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学生优秀作业展一等奖。


NO.11
马悦同学团队荣获2019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

NO.12
以张倩,王军老师指导的张新月同学团队荣获第五届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NO.13
以孔黎明,罗智星老师指导的郝天同学团队荣获2019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NO.14
以张倩,俞天琦,王芳老师指导的高浩同学团队荣获2019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

通过5年(或者4+2)的学习,在你学成离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时候,你可能成为全国各大建筑设计院所、知名设计师事务所的一名职业建筑设计师,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的设计者而留名青史;也可能会前往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而成为一名规划和管控城市发展建设的国家公务人员;也有机会进入高校、科研机构等成为一名教师或科研人员,继续从事建筑教育和研究工作。在我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可是孕育出王小东、刘加平、常青三位院士,以及孙国城、刘纯翰等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地方。未来的你,有机会与他们比肩而成为国之栋梁!
3、环境魅力

建筑学院(东楼)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
学校环境
建筑学系在雁塔校区校园中主要分布在主楼、东楼、西楼三座具有极具时代特征的历史建筑当中。这三座教学楼已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是无数建大学子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其中的东楼,是建筑学院师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与基地。里面集成了教室,办公室,展示广场、博物馆、阅览室、咖啡厅等诸多空间。此外,建筑学院还有拥有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之一——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
|
|
|
|
|
周边环境
在西安各大高校都普遍进山修行的大背景之下。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你可以留恋人间的烟火,感受十三朝古都的城市文化魅力。出了西大门,大雁塔、曲江景区在你左手;碑林、城墙景区在你右手。或许你不喜欢古迹那也没关系,周边的李家村商圈、大雁塔商圈也是你学习的好去处。尽管我们身处繁华商圈,但拂去的是物质的欲望,沉淀的是专业的智慧。
|
|
|
|
城市环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家村地铁站就与学校宿舍楼就隔了一个食堂的距离。
有了方便的交通系统,有效沟通城市的美食空间。没有什么是不能一站到达的。
除了美食,教育资源才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潜力的重要的指标。西安目前985、211高校数量居全国第四,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基地。
最感人的还是西安的房价。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房价在全国排名31,远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定居选择。近年来由于西安城市的快速发展,西安房价也正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
|
|
4、专业招生要求和毕业去向
报考建筑学专业有什么要求?
建筑学专业是面向全国提前批次(本硕)和第一批次招生的,生源辐射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我校建筑学专业文理兼招,同时也招收国际留学生。此外,每年还接收本校其他院系的优秀转专业学生。由于课程学习内容有专业的绘图要求,因此色盲色弱者无法胜任,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同学则更有优势。欢迎有理想、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志于祖国建设的学子报考本专业!!!
建筑学专业升学和就业情况如何?
我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就业面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接近100%。近年来50%以上学生继续升学读研、出国继续深造,国内升学以本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为主,出国深造多以伦敦大学学院(UCL)、米兰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墨尔本大学、东京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为主。直接就业主要是前往国内大型设计企业、知名事务所、地产企业、高校及相关政府、事业单位等,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习,培养你的艺术家气质、设计师情怀、工程师本领,为你未来的多彩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联系方式
如有疑问可致电或校园开放日进行现场咨询!!!
建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29-82202941
办公地点:西建大雁塔校区东楼225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办官微
注:所有图片版权均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所有。
如果想了解更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情况,可以点击以下二维码链接获取更多资讯。
专业简介链接:
国家级一流专业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
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