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昆明市隆重开幕。本届年会以“百姓园林 乡土风景”为核心主题,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联合承办,汇聚来自全国风景园林及相关领域的高校学者、科研专家、企业代表和行业管理者约1500人,共话百姓园林与乡土生态的融合发展之路。

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加平院士受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绿色建筑・现状与未来》的大会主旨报告。

报告中,刘加平院士深入剖析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轨迹与前景。绿色建筑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针对建筑物耗能、排污等问题,旨在构建宜居、健康、低耗、少排放的建筑环境。他回顾了绿色建筑在全球的推广历程,包括英国BREEAM、美国LEED等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的相关研究与政策推动。
刘加平院士强调,尽管绿色建筑概念日益丰满,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但在实际推行中仍面临责任分担不明、技术突破、市场认知转变以及政策有效落地等挑战,真正全面达标的绿色建筑数量仍待提升。他进一步指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城乡建设中全专业、全环节的协同努力,整个产业链的从业者也必须转变观念、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刘加平院士还分享了在南海岛礁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创新实践。基于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研究团队构建了适配特殊环境的超低能耗建筑体系。通过精准设定设计参数、优化围护结构、创新热工设计优化通风采光遮阳、研发模块化光伏空调系统提升能源自给率,并实时监测能耗与室内环境质量,充分验证了相关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成果引领了岛礁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提升了驻岛人员宜居水平。
相关链接:年会|第十五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云南昆明顺利开幕
来源: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