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建筑学院
Call Fax Mail
【“对话”专栏】找寻属于中国的光——照明设计公司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志明到访我院合作交流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26日


L1070429.JPG

林志明作题为“找寻属于中国的光”的学术报告


6月15日,照明设计公司大中华区执行董事林志明先生到访我院参观交流,并作题为“找寻属于中国的光”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对光与照明的阐释,引发到场师生深入思考。


什么是照明设计?——“一种将光与生活发生关联的艺术,用光来强调空间中的活动行为”这是林志明作出的解释,他更强调光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以及为生活增添的艺术感。他还就什么是中国的光、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夜晚看起来都相似等看似平常的问题与大家分享,引人深思。


报告中,他谈到自己的照明设计理念,那就是注重照明与自然传统文脉结合。以重庆市照明设计为例,该城市的地域特色鲜明,重山环绕,所以用光影表现近山远山就是不错的构想;或者,用人造光线模拟月光的色调与质感为古寺照明,有意还原月光下的古寺,让人们重拾自然与人文结合之美。


他还表示,希望以照明设计竞赛的形式引发我们对于光与照明的探索。他所创办的bpi照明设计学生竞赛,从第一届“光的印象”,第二届“光的构成”,第三届“影之颂”,一直到现在的第七届“留一盏灯给回家的人”,每一届都有着独特鲜明的主题。


报告会后,我院创办的《建苑》杂志学生记者还与林志明进行访谈。



【链接】《建苑》“对话林志明”访谈摘要


人物简介——林志明

纽约P a r s o n s 设计学院,建筑照明设计硕士

台湾中原大学,室内设计学士

现任美国B P I 碧谱照明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兼中国区执行董事

美国照明工程学会会员 ( M I E S )

中国注册国家一级高级照明设计师

中国照明学会理事

台湾中华室内装修专业技术人员学会,学术顾问( 灯光专业)



(L:林志明   AG:建苑杂志社)

 

AG:您认为什么是西安之光?

L:光在中国应该是怎样的表情?我认为,不同的城市是不太一样的,跟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有所关联比较合适。我第一次来西安,她那种老城的概念,相对比较庄重,有层次历史的叠加。所以,我觉得西安的光应该是有层次的、稳重的,她的光不该有过多的颜色,静态永恒着。

 

AG:刚才您讲到许多实际的项目,有甲方的诸多约束,而且照明设计大多是作为建筑的辅助。但您作为一名设计师,有没有一个一直存在于心中最理想的方案?

L:这么多年我做过最特殊的项目,就是台湾民主斗士鲁修一先生的坟墓纪念碑。纪念碑的形状是一只笔,竖直地插入地面,寓意手中的笔杆就是精神的武器。坟墓一般晚上很少有人去,可为什么要做灯光?我认为,光跟生命、跟民主的付出奉献有着某种关系。于是我做了一盏24小时都可以亮的灯,有点像中国长明灯的概念,是不熄的,象征他的精神不灭!

 

AG:在做设计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设计师概念和民众感受差距的问题,您刚展示了一些项目,重庆解放碑周边大楼的灯光设计中,您提出蕴含着重庆山城传统地貌的概念,可是大众往往感受不到。您觉得这样会改变您的设计思路吗?

L: 首先,我觉得设计师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让别人感受其中的概念,在我看来只要让大众感受到有所改变,而且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设计师我就很满足。而且,刚才我讲的解放碑地区灯光改造,它不仅是带给人们新的光的体验,也为解放碑商圈带来更多的商业机遇。

 

AG:听您讲座知道您当年在台湾也教过书,您对与我院合作是否有探索的机会?

L:我和学院老师考虑过合作开办一个灯光工作室。我觉得,老师们也意识到光环境照明设计在学生课程中的缺失——无论是重要性还是练习的深度,而且中国目前照明设计处于急需人才的阶段。我想合作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供稿:《建苑》杂志 采访:安於欣 张书羽 编辑:卢佳萌)